常德桃花山景區好玩么?有什么特別好玩的地方呢?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,一起和常德寶小編看看常德桃花山景區的相關內容吧!
桃花山
桃花山是紀念、體現陶淵明《桃花源詩并序》的“陶公山”,是集萃15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與1處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“國寶山”,是歷朝歷代隱逸文化的“隱士山”,更是留下多位文人墨客足跡的“名人山”,展現詩詞楹聯、碑刻之韻的“人文山”。自唐以來,依山而筑的古建筑群,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楹聯和碑刻、古洞、山溪,共同呈現出桃花山以祭祀陶公和《桃花源記》為脈絡進行的空間布局,其建筑精美,山水秀麗。桃花山商區集文房四寶、詩詞剪影、禪意茶道于一體,為游人開啟一場精彩紛呈的桃花源文化之旅。
桃花源牌坊,修建于民國三十二年(1943),是桃花山景區的標志。
菊圃原名靈仙之府,是明代萬歷年間始建。崇禎時,縣人羅其鼎改修淵明祠。后因紀念陶淵明愛菊,遂定名菊圃。菊圃的門口的上書的一副對聯:“卻怪武陵漁,自洞口歸來,把今古游人忙煞;欲尋彭澤宰,問田園安在,惟桃花流水依然。”
方竹亭修建于明朝萬歷十八年,距今已經400多年的歷史了,是桃花源現存最古老的建筑。原名叫做“桃川八方亭”,后來因為亭后有片獨特的方竹而更名為方竹亭。
桃花觀位于桃花山主峰上,始建明萬歷年間,包括山門、前廳、正廳三部分。山門兩旁石刻"秦時明月,洞口桃花"對聯。觀內懸有歷代名人題匾和近世名家書畫,分外古雅,耐人尋味,兩廂有躡鳳、玩月兩亭,相對峙立,宛如鵬翼。觀院內還有兩顆傳為唐代所植的羅漢松。
光緒十八年,知縣余良棟重修淵明祠,并在桃花山按照陶淵明詩中所寫修建了問津亭、窮林橋、水源亭、桃花潭、尋契亭等十二處建筑。
同治九年(1870),縣令麻維緒刊陶潛、李白、王維、孟浩然、張旭、劉禹錫等14人的詩文于集賢祠。